菜单

北大跨学科|我在北大学修文物

2017-11-28   作者:吴星潼

我国文物修复人才有多紧缺?据国家文物局调查,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将一个宫闱深处古意森森的世界带入寻常百姓的视野。陶瓷、书画和钟表,种种文物穿越千年的风尘,在文物修复者的手中焕发新的生机。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幕】

在纪录片中,文物修复师们也曾透露出对文物修复工作人才稀缺、后继无人的担忧。而在北大,有这样一群“文物医生”——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师生们。他们致力于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以化学的背景知识为基础,将现代技术运用于文物修复工作中。

【文物保护实验室】

【同学们在实验室】

【小贴士:文物保护是为了什么?曾有人说,不是为保护文物为保护,而是保护这背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脉络,是最大程度的对文化的解读、还原和传承。北京大学于1998年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研究、文物修复的专门人才。2016年,考古文博学院和化学学院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开启文物保护跨学科教育的新征程。】

在北大,居然可以学修文物?

西周晋侯鸟尊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与北大有着不解之缘——当年,北大文保专业的胡东波教授亲手主持了它的修复工作。

【晋侯鸟尊】

2000年冬,在山西省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年轻教员孙庆伟从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墓中发掘出一件鸟尊。整件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线条流畅,纹饰精美,堪称青铜艺术的瑰宝。但在刚出土时,这件鸟尊却全然不是现在的样子。

这座晋侯墓曾经遭到盗墓贼的“光顾”,鸟尊就在靠近盗洞的位置,由于盗墓贼的爆破而裂成了几十块碎片。鸟尊的残片运到北大以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除锈、塑形、做色过程,这些碎片在胡东波等老师的手中得以重现本来面目。在北大的文物保护实验室,来自西周的这只凤鸟获得了重生。

在大学里修文物,这跟很多人对文物修复师的印象有些不同。如果说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们师徒相承、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是给文物治病的“中医”,那么北大校园里的这群人则更像是“西医”——他们以化学的背景知识为基础,借助X射线、电子显微镜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文物“诊断”和“治疗”。在纪录片里,修文物是一门高深玄妙的“老手艺”。而在北大,文物保护与修复褪去了神秘的面纱,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

在北大,文物保护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文物材料学、文物保护技术、文物分析技术和文物保护理念。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北大学修文物,既是学习一项技能,也是学习一种理念和一种精神。

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庆伟老师告诉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文物资源丰富,但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能无限制地发掘,将来学科研究的重点更多是会放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上。“北大在学科设置上是要考虑国家需求的”,服务于国家与社会,这是北大设置文保专业的初衷,也是北大文保人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北大学修文物是怎样的体验

文物的腐坏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文物本身的材质也多种多样,为了分析这些化学反应、更好地修复不同材质的文物,足够的化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北大学修文物,化学课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到实验,一系列化学类课程为文物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文物不仅仅是“物”,更是蕴含了“文”的特殊之“物”,所以在化学课之外,文保专业的同学们还要学习艺术、考古、历史等相关课程,可谓是允文允理,全面发展。

【文保专业课表(制图)】

文物保护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问,实践出真知是永恒的真理。提及课程,同学们总是更爱聊实验课。

每周四下午的实验室格外热闹,在《无机质文物保护与实验》的课堂上,王卓琦同学正在修复一尊造型独特的陶器。她介绍说,这是从北京通州区出土的汉代陶温鼎,功能类似于现代的火锅。这件器物分为上下两层,是墓葬中的随葬品。它出土时早已碎成了若干残片,而将一堆残缺的陶片还原成一件完整的器物,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在师兄的指导下,从清理到黏结,都是王卓琦亲手完成。黏结完毕的陶“火锅”依然有缺损的地方,“我们会用‘独家秘方’把它补全”,王卓琦神秘地说。

【修复陶“火锅”】

虽然天天与古老的文物和枯燥的化学式打交道,但在燕园学修文物的这群年轻人可不是“老古董”。在学习之余,他们也会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将平时所学应用到生活之中。

比如,文保专业的同学们在校内做科研调查。未名湖边的建筑墙面泛白,原因是盐分的析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去实地取样,测样品的含水率,进而分析盐分的成分和成因,讨论如何处理墙面能减少甚至避免盐分的析出。对建筑的保护,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未名湖边建筑墙面含水率测定】

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课堂内外,都活跃着这群年轻的“文物医生”们的身影。提及在文保专业的学习感受,“有趣”是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修文物的技术有用又有趣,一路且歌且行,这群年轻人正携手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在北大,文保怎样发生跨学科的碰撞?

2016年,在林建华校长的直接关心下,北大化学与考古两个学院开展联合培养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化学与文保的跨学科交流与融合。

目前,这两个院系的跨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同时提供了三种跨学科学习的途径,除了开设面向化学学院大一、大二本科生的文物保护技术双学位和辅修以外,还有创新性的“2+2”项目可供选择,即学生本科前两年在化学学院学习,后两年转入考古文博学院学习,最后取得考古文博学院颁发的历史学学士学位。

新的联合培养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化学知识背景,为文保领域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也为化学学院的同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联合培养项目三种途径示意图】

化学学院16级本科生王炳寒今年修读了文保双学位。他当初报这个双学位只是出于“一时兴起”,但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以后,他发现文物保护很有意思,“特别庆幸当时选择了修文保双学位”。课程方面,他表示,文物保护技术的许多化学课程和化学学院的专业课有所重合,所以修读双学位的课程压力不是特别大,由于课程设置和课程进度比较合理,他也能比较好地适应两边的学科交叉。

王恺是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老师,但他当年是全国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本科阶段在化学学院学习,研究生阶段则进入考古文博学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学科“混血儿”。

2004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在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了一批珍贵的西周甲骨。胡东波教授在组织开展甲骨修复工作时,从医院使用人工骨治疗骨折和骨缺损患者的案例中得到启发,试图探索将类似材料和技术用于甲骨文物的保护。由于材料学涉及复杂的化学知识,因此胡老师提出了设想以后,具体的研究和试验便交给了有化学专业背景的王恺。

传统的骨质文物加固材料多为各种高分子聚合物,这些材料存在着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王恺根据胡东波教授的设想,从人造骨的组分入手,研究适用于甲骨的新型加固材料,最终制备出了用于甲骨文物保护的磷灰石——胶原仿生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干固后的结构类似于骨,在性能和寿命上具有独特优势,“在其他无机文物的渗透加固处理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堪称是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一大进步,也是化学与文物保护结合所结出的一枚硕果。

【周公庙遗址出土的“文王”甲骨】

孙庆伟老师说,北大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科学的领军人才”。王恺这样拥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青年人是文物保护专业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新的联合培养模式不断深入开展和完善,在北大强强联合的专业背景支持下,未来必定会出现更多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将真正照亮文物保护的天空。

拼接破碎的文物刻画真实,穿过时间的长河还原历史,联通化学的知识求善求美,加快改革的步伐踵事增华。文物保护事业新的希望,必将在燕园这片沃土蓬勃生长。

内容支持:北京大学教务部

受访者: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裴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雷兴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庆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胡东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  王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部分本科生

采访:蔡翔宇、吴星潼、胡雅琳

撰稿:吴星潼

部分图片、数据来源:受访者及网络

制图:陈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