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北京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北京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2020年6月修订)

 

一.课程设置

1. 大学英语属北京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的“公共必修课”,是全校性必修课程,实行弹性学分(2、4、6、8学分制)和分级模块化教学。

2. 大学英语每门课程每周2学时,2学分。

二.实施细则

  1. 所有新生(英语专业学生和留学生除外)入学后须参加英语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编入A级、B级、C级和C+级,分别对应8学分、6学分、4学分和2学分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要求,按编入级别修读相应模块的课程。

各级别应修学分和应修课程模块示意图:

入学分级

应修学分

应修课程

A级

8

A级课程4学分 + B级课程4学分

B级

6

B级课程4学分 + C级课程2学分

C级

4

C级课程4学分或C级课程2学分加C+级课程2学分

C+级

2

“批判性思维与学术写作”2学分

 

  1. 留学生新生入学后,如所在院系规定英语为必修课,须参加新生英语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别编入A级、B级、C级和C+级。
  2. 未参加分级考试的学生,统一编入A级。编入C+级的学生,1)可自愿申请免修大学英语课程:须参加免修考试,成绩优异者免修大学英语课程,并获2学分;2)可自愿申请转入C级修读4学分:须在分级后两周内提出书面申请。
  3. 原则上每位学生每学期修读一门大学英语课程;在入学后三年内(含暑期学校)修完大学英语课程学分。
  4. 编入A级的学生须先修A级课程,修完A级课程并成绩合格后方可继续修B级课程。
  5. 编入B级的学生须先修B级课程,修完B级课程并成绩合格后方可继续修C级课程。
  6. 编入C级的学生可以修4学分C级课程,或者修2学分C级课程和2学分C+级课程。
  7. 编入C+级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免修“批判性思维与学术写作”。申请免修的学生须参加免修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无需参加课程学习和考试,但仍需网上选择“批判性思维与学术写作”课程,成绩栏录入EX(免修),并记2学分。
  8. 大学英语教研室开设的暑期课程属大学英语必修课程。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1.大学英语考试考核与成绩评定按照《北京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细则》和《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2.大学英语课程成绩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

   3.学生如因病假、事假、外出实习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期末考试,须按照《北京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细则》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提前办理请假缓考手续。凡未办理缓考手续者按旷考处理。

 

本办法经北京大学教务部批准,自2020级北京大学本科生开始执行,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负责解释。

2019年(含)之前入学的体育特长生及入学前外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其英语课程沿用2016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附件 北京大学本科生大学英语课程选课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