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背景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北京大学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开展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经过我校与香港大学的共同努力,两校决定联合开设MOOC翻转课堂学分项目,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翻转课堂学分项目。今年,北大和港大分别推出《创新工程实践》和《Everyday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两门课程,两校优秀学生共同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线上学习,并于暑期在北大校园共同进行面对面课堂讨论和教学实践。本项目是把数字化学习与面对面学习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由兴趣和问题驱动学生去发现探索现实世界,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力。
现在,学生报名开启,我们热烈欢迎有兴趣的同学选课学习。
百科: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在正式学习中,学生先利用在线数字资料(视频等)自主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讨论、研究等)的一种教学形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2课程介绍
1《Everyday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课程介绍
内容
Course Topics (tentative)
Everyday Web tools:Google Search, Google Map, etc.
Social networking: Facebook
Can we trust photos (even when you are taking them)?
"Naked" or "covered" in the Internet ?
Millions of computers are serving you...
Thousands of CPUs on one micro-chip?
Chemical computing? Bio-comput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Green computing?
Over-reliance on computers?
Exortic computing professions?
形式
讲座课程+教学课程;
讲座:课堂和在线; 在线短小测验,讨论/评论,家庭作业短问题; 合作的课堂活动;
教学课程:算法/计算问题,讨论/共享
(线下课程均在北京大学校本部进行)
目的
1、从更专业的方面描述和解释各种代表性的计算算法,
2、运用计算的局限性的知识来判断某个给定的问题是否可计算,
3、应用在设计算法(例如递归)中学到的各种“窍门”,来对提出的创新型问题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4、说明你对各种前沿技术的认识,并思考对我们期望从中获得的新服务/产品究竟是什么
5、客观评价某一计算机服务/设施是否对社会有利
6、论证你对“计算(机)是一种双刃剑”说法的理解,从而反映出我们是否过分依赖计算机设备来教育和娱乐年轻人
主持老师
郭予光:现任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MOOCs执行主席与总负责,主管教学工作,领导香港大学Technology Enriched Learning Initiative,督导香港大学10个学院的电子学习活动,负责内容创作(10+ MOOCs, 10 SPOCs, 20+ on-campus e-learning modules)、学习效果分析、平台建设以及全球合作与拓展等事务,协助副校长制定电子学习相关战略规划,他还曾经担任香港大学MOOC工作组主席、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是IEEE、IET和HKIE等学术组织的Fellow,ACM高级会员,自2010年7月起担任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教授,还曾担任过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上课安排
■ 线上视频学习(6月26日- 7月16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
第一章:Introduction(最低学时 10h)
第二章: Divide and Conquer(最低学时 2h)
第三章:Recursion(最低学时 1h)
第四章:Greedy(最低学时 1h)
第五章:Dynamic Programming(最低学时 1h)
第六章:Graphs(最低学时 1h)
第七章:Cryptography(最低学时 1h)
第八章:Security(最低学时 1h)
第九章:Conclusion: advanced computing
■ 线下翻转课堂:(7月17日-7月28日,在北大课堂面对面讨论和实践,每次两小时)
1)Recursion 主讲人:Professor Ricky Y.K. Kwok
2)Greedy主讲人:Professor Ricky Y.K. Kwok
3)Dynamic Programming 主讲人:Professor Ricky Y.K. Kwok
4)Graphs 主讲人:Professor Ricky Y.K. Kwok
面向人群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在校本科生
授课语言
英文
成绩单与学分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获得由香港大学出具的成绩单,学生的学习结果将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转入学生的全校任选课学分,成绩显示在成绩单上,但不计入GPA计算。
2《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介绍
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来自不同多学科的老师的讲述、和不同学科学生组成团队的参与来启发学生突破专业局限找到有价值的原始创新思路;并通过一定的训练和企业考察与学习以及学生团队的自主创新,指导学生从萌发创意、提炼改进,到形成团队、明晰商业模式,直至尝试制作一定的快速原型,并构画出营销和路演方案。为学生培养一定的创新体验,此外,课程中还有一些实操练习以激发乐趣和创造力。
形式
本课程是基于在线直播大课《创新工程实践》的暑期特别版。采用总体上翻转课堂的方式:先行观看部分在线课程录像,进入暑期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七次互动课(线下课程均在北京大学校本部进行)。
目的
1、启发、引导并激发学生寻找自己的原始创新思路。
2、校内指导和企业指导相结合来完善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3、以小组为单位(每队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训练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以具体的项目来促进学生实践从创意到产品原型的过程。
主持老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陈江
北京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上课安排
线下翻转课堂:(7月17日-7月28日,在北大课堂面对面讨论和实践,每次两小时)
1)陈江:创意凝练(课前准备创意种子+表述+投票分组+头脑风暴两轮)
2)陈江:项目管理(项目简介+分工+计划+风险评估+知识产权评估)
3)尚俊杰:项目升华(游戏化创新+用户体验+营销方案+路演方案构画)
4)陈江:电路实验体验(课外:项目原型制作+路演准备)
5)叶蔚:程序实验体验(课外:项目原型制作+路演准备)
6)陈江:三维设计体验(课外:项目原型制作+路演准备)
7)陈江:路演报告
面向人群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在校本科生
授课语言
中文
成绩单与学分
本课程的学习结果纳入学生的全校任选课学分,成绩计入成绩单和GPA计算。
两门课程线下讨论时段安排
3 报名流程
1、北大本科生在智慧树平台报名选课(见下图),可以报1门或2门课程。
2、每门课程共20个名额。
3、任课老师保留遴选权利。
4、北大学生根据课程安排,自行在智慧树线上学习。
5、线下教学环节,由教务部通知学生上课时间和地点。
选课时间延长到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