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工作
|
工作内容
|
8月底
|
- 【招生】协助开展优秀中学生体验营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开放实验室、接受招生咨询等;
- 【教学】参加秋季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检查落实新学期教学安排;
- 【教务】完成上学期成绩登录的扫尾工作;对成绩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处理(退学、终止辅修/双学位、试读等),并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完成前一学期考试违纪作弊的未尽事宜;
|
9月
|
- 【招生】报送专家宣讲计划;完成院系招生总结;参加招办组织的招生研讨;制定院系年度招生方案;
- 【教学】启动新开课程申报;开课两周内,组织完成本学期助教申报工作;督促组织好本学期助教管理工作;
- 【教学】组织完成“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结题即“研究课程”的成绩认定;
- 【教学】参加学校召开的新学期教学院长/主任工作会,了解学校新学期工作;
- 【教务】组织迎新生、新生入学体检复查及新生入学教育等相关工作;组织在校学生注册,对无故不注册者做出处理;组织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学习等;审批学生以自修方式修读课程的申请;受理学生的“查卷申请”;
- 【教务】组织完成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
- 【教务】关注应届毕业生学分完成情况,对缺学分较多的学生予以提醒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审批申报拟提前一年毕业的学生名单;
- 【交流】审核学生出境和停学申请;审核学生停复申请;
- 【评估】了解上学期课程评估情况;进行本学期学院领导听课安排;
|
10月
|
- 【招生】组织专家开展学科宣讲;
- 【教学】完成下一学年国际暑期学校英文课程新开课程的申请;完成下一学年拟新增设专业的申报材料;主持划分教务部拨付院系的暑期学校开课课程经费;
- 【交流】开学八周内,完成审核学生转学分申请;
- 【教材】提交课程拟选用境外教材名单和相关材料;
- 【教务】统筹组织下学期课程安排;
|
11月
|
- 【招生】组织专家开展学科宣讲;
- 【教学】组织完成本院系期中教学检查(教学效果、课程期中测验、考查、学生学习纪律等),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教学】中旬前,完成下学期新开课程的申报;
- 【教务】审核下学期的课程安排,提交教务部安排教室;
- 【交流】完成校级交换生入学审核;
|
12月
|
- 【招生】组织专家开展学科宣讲;
- 【教学】配合学校统计本学期重点课程开课情况;
- 【教务】组织布置期末考试工作,检查期末考试课程;考前组织召开“三会”即院系领导办公会、任课教师、助教班级主任和监考人员会和学生动员会,集中进行考试纪律和学术规范教育;
- 【评估】组织教师、学生进行课程评估和助教评估;落实领导听课情况;
- 【教材】检查各级立项教材的编写进度及完成、出版情况;
- 【基地】提交本年度院系本科教改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院系本科教改工作计划和经费概算;
|
1月
|
- 【招生】组织学生开展返乡宣传活动;
- 【教学】主持划分本科重点课程津贴,提交本科重点课程津贴发放表;组织完成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准备工作;
- 【教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及监考教师,检查考试纪律,及时处理考试作弊学生,督促检查教师评阅试卷并按时录入成绩。
- 【教务】主持分配教务部划分给院系的旁听费。
- 【交流】审核学生出境和停学申请;审核学生停复申请;
|
2月
|
- 【招生】报送招生简章暨报考指南院系部分基础素材;
- 【教学】参加春季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检查落实新学期教学安排;
- 【教务】组织在校学生注册,对无故不注册者做出处理;
- 【教务】组织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给予选课、学习方面的指导;对缺学分较多的学生予以提醒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 【教务】组织检查新学期开课、学生选课及重修情况;对成绩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处理(退学、终止辅修/双学位、试读等),并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完成上学期考试违纪作弊的未尽事宜;受理学生的“查卷申请”;
- 【教务】组织完成毕业审查的准备工作,核对应届毕业生信息;
- 【交流】审核学生出境和停学申请;
- 【交流】审核学生停复申请;
- 【基地】组织本年度教改项目结题和下一年度本科教改项目立项;
|
3月
|
- 【招生】报送招办相关招生信息,包括招生计划、招生负责人、地区生源计划等;
- 【教学】启动新开课程(含本学年国内暑期学校课程)申报;组织完成本学期助教申报工作;督促组织好本学期助教管理工作;
- 【教学】组织完成本年度新增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含交叉学科)的申请工作;
- 【本研】组织遴选“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立项,即学生选修“研究课程”;
- 【评估】了解上学期课程评估情况;进行本学期学院领导听课安排;
- 【教材】组织申报北京大学优秀教材(每两年评选一次);
- 【教材】组织制订本院系教材建设计划,申报北京大学规划教材和立项教材(每两年一次);
|
4月
|
- 【招生】组织专家参与自主选拔初审;
- 【教学】月初,完成本学年国内暑期学校的新开课申报;中旬前,完成下学期新开课申报;
- 【本研】中旬前,组织完成大四学生“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优秀论文评选工作;
- 【本研】组织完成上一年“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学生的中期检查;
- 【教务】组织完成应届毕业生毕业预审查工作,对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做好相应工作。
- 【教务】组织并公布跨院系转专业工作安排相关信息,做好转入转出相关工作;
- 【交流】开学八周内,完成审核学生转学分申请;
- 【教材】提交课程拟选用境外教材名单和相关材料;
|
5月
|
- 【招生】组织招生咨询;组织参与“校园开放日”,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 【教学】组织完成本院系期中教学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配合学校统计本学期重点课程开课情况;
- 【本研】中旬前,组织完成“本科生科学训练”项目的立项,并报送教务部;
- 【教务】审核下学期的课程安排,提交教务部安排教室;
- 【教务】组织检查毕业班学生学分完成情况及品行情况,审核授予学士学位名单;
- 【教务】提交教务部拟跨院/系转专业学生的材料;
- 【教务】组织完成双学位/辅修的相关工作;
- 【交流】完成校级交换生入学审核;
- 【评估】组织申报学校教学优秀奖;
|
6月
|
- 【招生】组织专家参与自主选拔测试相关工作;组织师生参与志愿填报辅导咨询工作;组织专家参与录取现场“招生大本营”的定期值班;
- 【教学】主持划分本科重点课程津贴,提交本科重点课程津贴发放表;组织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 【本研】完成公布“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项目;
- 【教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工作,及时处理考试作弊学生,督查教师评阅试卷并按时录入成绩;
- 【教务】汇报应届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情况;检查毕业班学生学籍材料的归档;
- 【交流】审核学生出境和停学申请;审核学生停复申请;
- 【评估】组织教师、学生进行课程评估和助教评估;落实领导听课情况;
|
7月
|
- 【招生】组织师生参与志愿填报辅导咨询工作;组织专家参与录取现场“招生大本营”的定期值班;
|
暑期学校
|
- 【教学】【教务】暑期课程教学安排及成绩登录;
|
不定期工作
|
- 【招生】利用院系老师学术交流、出差等机会,赴中学开展学科宣讲;鼓励院系师生积极参与招生一线工作;
- 【教学】【基地】管理、使用本院系的教学费用;
- 【教学】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学研讨会;
- 【教务】审批学生的休学、复学、转学、退学等学籍问题;
- 【交流】组织推荐国家公派出国项目、学生校际交流出国(出境)项目等;
- 【教务部】组织完成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临时性工作;
- 文科院系报送马工程教材使用情况;
|
建设性工作
|
- 【招生】制定招生政策、人才选拔及宣传模式等;开展中学生专业志向早期确立的研究与实践;建立健全院系师生参与招生考核、激励机制;
- 【教学】建设专业;建设课程;
- 【教学】调整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
- 【教学】【基地】【本研】探索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 【基地】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 【评估】评估、监控人才培养质量等;
- 【评估】组织申报各级教学奖;
- 【教材】建设教材、组织申报教材奖等。
|